所在位置:九游会网址 > 要闻关注 > 正文

增强问责严肃性公信力 -九游会网址

科学精准稳慎有效追责问责,事关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围绕如何推进基层问责工作精准化、规范化,增强问责的严肃性和公信力,我们约请了地方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看看他们怎么说。

有的地方对问责对象、问责情形等方面把握不准,责任清单理不清,导致问责不精准、不规范,如何在精准上下功夫?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精细化问责

郑宇(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问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责任,必须牢牢把握政治机关的属性,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查找政治偏差,解决突出问题,以强有力的问责督促责任落实。

问责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精准。如何做到精准,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突出政治监督这一根本职责定位,聚焦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强化问责。比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紧扣疫情防控工作、副中心控规落实、重点工程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地、惠民惠农政策落实等,坚持结果导向,对失职失责、落实不力等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不能为了问责而问责。问题是问责的前因,所以要把准性质,划清责任,不能把问责当作一个“筐”,泛用滥用、“沾边就问”,什么都往里面装。特别是对于覆盖范围广、涉及人员多、社会影响恶劣等问题,更要追溯历史因素、事发背景、实际后果等,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精细化问责。三是抓住“关键少数”,瞄准靶心,确保问责不泛化。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问责工作要突出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切实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

问责不能凭主观臆断、随心所欲,要坚持权责一致,错责相当原则,该不该问责、问谁之责、问什么责,必须严格依规依纪依法进行,提高问责的精准度,做到不枉不纵,一把尺子量到底。

问责不是为了处理谁、办了谁,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原则,问责目的是激发基层干部担当作为,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比如,我们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某单位疫情防控举措落实不到位,在“回头看”中依然存在未及时整改的问题。查清来龙去脉后,区纪委监委就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诫勉和通报。

同时,还要注重发挥问责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用身边事警醒教育身边人。这不仅是严明纪律戒尺,更是督促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敏锐性,积极主动作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防止出现问责不力、泛化、简单化,以及问责主体不明确等现象,应该从哪几方面着力?

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增强问责严肃性

陆福宽(天津市津南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代理主任):问责,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着眼规范问责、精准问责,坚持依规依纪依法,强化程序意识,防止问责不力或者问责泛化、简单化,增强问责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在当前,纪检监察机关做好疫情防控追责问责工作,在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的基础上,还要把是否有利于激励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形成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防控合力作为重要标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用好“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精准规范追责问责,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在问责类案件查处中,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依照问责条例和其他有关党内法规要求,实事求是运用“四种形态”,做到精准、规范、慎重问责。在启动问责调查和作出问责决定时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完善内控机制,领导班子成员集体研判分析,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区分不同情况,精准作出处置,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充分、责任分明、程序合规、处理恰当。在疫情防控初期,津南区纪委监委收到群众反映某社区对外地返津人员排查不到位,造成疫情扩散风险的问题线索。经核查该问题属实,该社区党委书记王某存在履行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责任不到位问题,本应予以严肃处理。但综合考虑王某在后续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全力防止疫情扩散,悉心为群众服务,连日奋战在抗疫一线,主动说清问题的态度,区纪委监委决定对其从轻处理,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在失职失责类案件查处中,要增强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意识,避免出现“多栽花、少栽刺”心态,以及把问责当作纪委的“独角戏”的现象。津南区纪委监委在对全区纪律处分决定执行情况专项检查中发现,区人力社保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肖某不担当不作为,不仅在本单位人员处分决定实施过程中,碍于面子、顾及人情,落实纪律处分宣布、降级、入档、福利待遇不及时、不到位,而且作为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统筹管理部门,在处分决定执行落实政策的审核把关上也存在严重失职,因此我们给予肖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和免职处理,并在全区进行排查整改,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总之,严格执纪、精准问责,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始终,一级一级压实责任。同时,要严格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既把握尺度又彰显温度,综合考量主客观因素,坚持权责一致、错责相当原则,注重激励和约束并重,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实现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有的地方存在“一问了之”现象,对问责决定执行情况跟进不力,忽略对问责对象后续关爱回访工作,进一步深化问责结果运用,应该如何发力?

避免“一问了之”,推动问责效果最大化

彭辉(江西省永新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问责决定作出后,执行便是关键。如果把问责比作前半篇文章,那么教育管理就是后半篇文章,只有两个“半篇文章”同向发力,才能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预期效果。问责工作后半篇文章是一个系统工程,问责的最终目的是对党员干部负责,必须把后半篇文章做实,才能实现问责效果最大化。

问责板子要打到位、打精准,各相关部门单位必须严格落实各自责任,针对现实中问责决定执行存在政策不明、衔接不畅、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加强沟通协作,提高问责结果透明度,防止出现问责决定执行搞变通、打折扣现象。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各单位信息共享不及时、协作联动不足,个别被问责对象在影响期内,依然能够办理工资晋升。对此,我们举一反三,开列执行清单,合力做好被问责干部人事和廉政档案更新、职务职级调整、工资待遇变化等后续工作,确保问责工作衔接顺畅、刚性落地,最大程度释放问责的正向效应,避免“一问了之”。

做好问责后半篇文章,要抓好以案促改。在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的同时,还要在案发单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警示教育会、推行党员干部处分公示公开,促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吸取教训、闻警自省,做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要通过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系统专项治理、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等方式,督促被问责党组织、被问责领导干部举一反三,全面整改。

做好问责后半篇文章,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在严格执行、保持刚性的同时又不失温度,担负起教育挽救干部的责任。我们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建立“一对一”帮带机制,及时进行跟踪回访,让被问责干部及时拨正方向、知错悔改,使回访对象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放下思想包袱,重拾信心上阵,变“有错干部”为“有为干部”。(李张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