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热门关注

家训 | 李叔同家训:席不正,不坐-九游会网址

李叔同1880年生于天津河北区,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他是我国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也是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脍炙人口的《送别》便出自李叔同之手。

(李叔同故居鸟瞰图)

李叔同酷爱文学、艺术,擅长书法、绘画、音乐、篆刻,多才多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他一生从事各种艺术活动,在音乐戏剧绘画书法诗词等艺术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丰子恺、刘质平等皆出其门下。

一个人的思想、学识、修养和行为习惯,跟他年幼时所受的教育和训导密切相关。李叔同在成长中接受了良好的家风熏陶。

“存朴堂”是李家的堂号和会客所,堂前竖立着刻有“惜衣惜时非是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须知求己莫求人”的抱柱,体现了李叔同成长中接受了良好的家风熏陶。

李叔同年幼时,母亲王氏经常会口授一些浅显的短诗和格言,让李叔同和家人接受启蒙教育。有了一定基础后,母亲就送她到当地的一位名师家中接受专业教育,为李叔同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历史知识等基础,对他日后的成长发展影响深远。

贤惠的母亲除了紧抓李叔同的学业,更重视对他品行的教育,常常以《论语·乡党》里记载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为榜样,要求年幼的李叔同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礼数,从小做一个正人君子。

有一天,家里用餐的桌子摆歪了,饥肠辘辘的李叔同不管不顾,坐下来就准备吃饭。母亲看到后当场制止,让他站起来不许吃饭。

“你看,这桌子是否已摆正?”母亲问道。

“没有……”李叔同小声回答。他似乎知道自己做错了,但又不是很明白究竟为了什么。

“既然你察觉桌子未正,又怎能继续入座用餐?”母亲的神情变得越发严肃,“你可曾忘了之前教你的孔子之言‘席不正,不坐’?”

“可是……”站在一旁的李叔同觉得有点委屈,他虽然没有忘记孔子的这句话,但就是不理解。他心里暗暗嘀咕:“桌子正不正不都是一样吃饭嘛,为什么非要遵循规矩?”

母亲似乎也看出了他的心思,把他拉到身边,耐心地说:“‘席不正,不坐。’表面上是在讲用餐之礼,其实这个‘正’并不是简单的指桌子有没有摆正,而是代表每个人心中有没有正道。”

母亲停顿了一下,拉过李叔同的手,慈爱地抚了抚他的头接着说:“如果每个人在吃饭之前都能够看一下桌子有没有摆正,不正就坚持不入座,那么长此以往就会养成习惯,继而在跟人打交道前,也会先衡量对方是不是正派的人。不是,就不跟他们为伍。做事情之前也会先判断一下,是不是符合正道。不是,就不去做。”

听完母亲的解释,李叔同恍然大悟。他抬着头看着母亲,忽闪着眼睛说:“母亲,我明白了!孔子主张用食时‘席不正,不坐’,则是人们处处坚守正道。不正之席,不坐;不正之人,不交;不正之事,不为。

母亲欣慰的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其实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理都代表了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你遵循什么样的礼节,就表示你坚守什么样的做人原则。如果一个人连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都不能遵循,那么在遇到大是大非之时,恐怕也很难有这个意识和意志去坚守正道了。”

李叔同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之下,不仅牢牢记住了席不正不坐这句话的含义,还养成了认真刚正的品性。

(来源:河北区纪委监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