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九游会网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作出重大工作部署。这充分表明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十四五”规划这一历史新进程的重要发展目标,也是顺利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根本指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和意义
首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规律不断调整发展战略的总结和深化。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伟大的实践必然会诞生伟大的理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的提出不是迫于外部压力的短期应对之策,更不是关上大门回到所有领域都要求自给自足状态的无奈之举。这一重要理论是党中央坚持独立自主,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命题,深刻反映了我国坚持走独立自主和互利共赢道路的强大决心,也表明全党全国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发展理论、发展制度的强大信心。
其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根本指导原则。高质量要求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和高效益。然而,除了这些指标外,经济体系的循环程度也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循环都会受到国际国内双重因素的影响,如果过于依靠外需,整个经济体系就缺乏稳定性和安全性;如果过于依靠内需,整个经济体系也会缺乏活力且多样性得不到保证。因此,只有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体系的健康“大”循环。
最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背景下,保障我国发展利益的根本之策。近几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摩擦频发,个别国家对我国高科技产业的打压意图极为明显,使我国发展利益受到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果断提出了“双循环”发展战略,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立足于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必须立足于自身内需体系的完整、必须立足于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必须立足于确保自身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为未来我国经济的健康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要求国内大循环的畅通,又需要国际大循环的稳定,更需要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从实际情况分析,满足这三大要求既拥有机遇,又面临挑战。
从机遇来说,一方面,我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工业生产体系,无论是产业门类数量,还是工业产值规模都位居世界首位,强大的生产能力为国内大循环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水平正在日益提高。对外开放是我国过去几十年取得高速发展的法宝。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开放更是不断迈出高质量的新步伐,无论是外商投资法的修订和实施,还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和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这也为国际大循环的形成提供了支撑。
从挑战来看,目前内需不足和部分领域的核心技术缺失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的主要困难。一方面,虽然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已经超过40万亿元,但从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内需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国内大循环顺利进行的一大堵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部分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缺失,整个经济体系的国际大循环处于不平衡、不平等、不安全的状态,这也会影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顺利形成。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路径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路径包括根本抓手、根本前提、根本动力三大维度。
一要以扩大内需战略为根本抓手。扩大内需战略的本质就是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为广大居民搭建一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长效机制。收入层面,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尽可能稳定和提高居民综合收入水平。成本层面,要积极发挥政府顶层设计作用,加快构建包括住房、教育、医疗、育儿、养老等领域在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最大程度地降低大多数居民的生活成本。消费层面,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以高质量供给来引领、创造和满足潜在的高标准需求。投资层面,要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尤其要通过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等领域短板以及推进重大科研设施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二要以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自立自强体制为根本前提。科技创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通过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整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性提升。要通过深化科技投入体制改革,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要通过优化科技人员评价机制,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最大程度释放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
三要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战略为根本动力。无数个事实都证明,只有国内经济体系做好了与国际经济体系展开竞争的充分准备,对外开放才能促进国内经济体系的发展。因此,必须立足国内大循环,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在此基础上,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蔡之兵)
- 上一篇:
- 下一篇: